惠州冷库、惠州冷链冷库发展让苹果不用打蜡
秋意渐浓,正是苹果大量上市的时候。为了方便存储和保鲜,苹果包装中打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然而,近日一条苹果打蜡的视频,再配上“广东人注意!千万别再买这种苹果了!毒了孩子,害了家人!”这样惊悚的标题,在朋友圈疯传。大部分消费者对“苹果打蜡”这一行业潜规则一知半解,给了谣言迅速传播的可能性。归根结底,还是国人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。水果保鲜光打蜡可不行
苹果上蜡早已不是新鲜事,事实上,国家是允许在水果表面做打蜡保鲜处理的。超市里来自日本的“世界一号”打蜡苹果可卖出90元/个的天价。苹果果皮上的蜡主要有三个来源:一是苹果表面生长过程中自带的一层果蜡。果蜡是一种酯类成分,可以防止外界微生物、农药等入侵果肉。二是人工添加的食用蜡。常用的食用蜡包括吗啉脂肪酸盐(又名果蜡)、巴西棕榈蜡等,起到保质、保鲜、上光、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。根据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,食用蜡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用于苹果的表面处理。三是人为添加的非食用蜡,主要是工业蜡,工业蜡成分比较复杂,可能含有铅汞等重金属,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。
据了解,苹果在种植环节并不需要打蜡,在运输环节为了保鲜,所以在表皮涂上一层蜡。从事多年苹果种植和销售的业内人士解释道,苹果采摘后,进入仓库,然后运输到批发市场,以前国内运输耗时长,苹果在冷库之间转移的时间长,表皮就容易起皱,而涂蜡就可以解决。而随着冷链系统的完善,冷柜车等保鲜技术有了明显提高,现在苹果采摘后,出冷库环节已经有些地方不给苹果打蜡了。与此同时,冷库存储、冷链水平提高,苹果保鲜运输有了保障,打蜡增加成本,好些企业不再去花这个冤枉钱了。
由此可见,解救“苹果打蜡”所带来的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危机,光靠辟谣可不行,而用打蜡这样的方式延长苹果保质期,也非长久可行之际。当下,利用先进的冷库存储、完善的冷链运输系统,即使不打蜡,也能保证送到消费者手里的苹果非常新鲜。
冷库建设推动苹果产业发展
苹果从打蜡到不打蜡,体现了食品工业发展新技术的更替,也反应了一定时代的消费需求。早先,在水果保鲜水平不够高、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没那么强烈时,苹果打上食用蜡并没有引起消费者多大的反感,反而觉得既美观又保鲜,在苹果流通环节大肆流行。直至工业打蜡臭名远扬,才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。虽然,专家一再解释说,食用蜡对身体没有影响,但对消费者来说,多余的食品之外的添加剂,还是没有的比较安心。
随着互联网电商的触角升至生鲜市场,冷链运输业发展迅速,加快了与之相配套的冷库、冷藏车、冷柜、保鲜柜、冷藏室、气调包装保鲜设备等制冷、包装行业水平的提高。为了顺应生鲜电商发展趋势,各地纷纷兴建冷库,加入生鲜配送的后备大军中来。